2025-05-08 18:36:46 作者:管理员 阅读:64次
对老年人来说,有口好牙特别重要,俗话说齿健人长寿!牙齿晃动加固有没有后遗症呢,牙齿晃动加固手术可能会造成那些后遗症?其实不一定,因为绝大多数牙齿缺失,均因牙周疾病或缺牙不及时修复所导致!掉牙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?
1、遗传因素:临床数据显示:超过28.9%的父母把牙齿晃动加固遗传给孩子。
2、食物因素: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,食物由粗到细、由硬到软。咀嚼器官的功能日益减弱,咀嚼功能退化造成牙齿晃动加固。
3、不良习惯:生活中,咬手指、吐舌、咬笔杆等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导致牙齿晃动加固。如何预防儿童牙齿晃动加固:
1、由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晃动加固。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,当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牙齿晃动加固甚至是脱落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还可能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减缓,牙周的炎症增加,危机周边的牙齿和口腔的健康。
2、牙齿咬合状况不良引起的牙齿晃动加固。如果人们长期存在夜磨牙、紧咬牙的习惯,那么对牙齿的咬合会造成一定的创伤,长期下去牙齿会开始松动。需要注意的是,本身患有牙周炎的人,相同的咬合创伤造成牙齿晃动加固的程度也更加严重。
3、突发性意外受伤。如果牙齿意外碰伤,牙齿很容易会出现松动,还可能会疼痛的症状,这种情况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造成牙齿的脱落。
4、牙周手术后的牙齿晃动加固。在牙周手术之后,患者的牙齿肯能会出现松动的情况,不过这种松动一般是暂时的,只是因为手术引起的局部组织有些充血所致。一般在几周之后水肿减轻后牙齿会回到原来的松动程度。
5、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牙齿晃动加固。如在月经期可能出现轻度的牙齿晃动加固。
Ⅰ度牙齿晃动加固为颊舌方向(内外方向)的动度在1mm以内,其他方向没有动度;
Ⅱ度牙齿晃动加固有两种情况,一为颊舌方向(内外方向)的动度在1~2mm之间,二为牙齿有颊舌方向(内外方向)及近远中方向(左右方向)两个方向的动度;
Ⅲ度牙齿晃动加固也有两种情况,一为颊舌方向(内外方向)的动度超过2mm,二为牙齿存在颊舌方向(内外方向)、近远中方向(左右方向)和垂直方向(上下方向)三个方向的动度。
1.牙槽骨吸收
牙槽骨的吸收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,是牙松动最主要的原因。由于慢性牙周炎病程进展缓慢,早期牙并不松动。一般在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/2以上时,特别是牙齿各个面的牙槽骨均有吸收时,临床冠根比例失调,使牙松动度逐渐增大。单根牙比多根牙容易松动,牙根短小或呈锥形者比粗而长的牙齿容易松动。
2.咬合创伤
有咬合创伤时可使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,牙周膜间隙增宽,牙齿晃动加固,但单纯的咬合创伤并不会引起牙周袋的形成。当过大的咬合力消除后,牙槽骨可以自行修复,牙齿动度恢复正常。当患有牙周炎的牙齿同时伴有咬合创伤时,可以使动度明显加重。常见的引起咬合创伤的原因有夜磨牙、紧咬牙、早接触及牙尖干扰、过高的修复体及正畸加力过大等。急性外伤也可使牙松动,甚至脱臼。
3.牙周膜的急性炎症
如急性根尖周炎或牙周脓肿等可使牙明显松动,这是由于牙周膜充血水肿及渗出所致。急性炎症消退后牙齿可恢复到原来的程度。
4.牙周翻瓣手术后
由于手术的创伤及部分骨质的去除,以及组织水肿,牙齿有暂时性动度增加。一般在术后数周牙齿即能逐渐恢复稳固。
5.女性激素水平变化
妊娠期、月经期及长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的妇女可有牙齿动度轻度增加。
1、龋齿(虫牙):牙齿的邻面有龋坏,造成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宽;
2、牙齿移位:移位的牙齿埋伏于门牙牙根之间,从而导致门牙间隙过宽;
3、智齿:倾斜生长方向的智齿与前面磨牙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,导致牙缝过大;
4、牙瘤、埋伏牙:上颌前牙之间是牙瘤、埋伏牙的常发部位,通过X线片可以确诊;
5、嵌塞食物:牙齿长期嵌塞食物,食物嵌入牙间隙,压迫牙龈组织,可发生牙龈乳头的炎症性退缩,进而加大牙缝;
6、矫正治疗:在牙齿正畸矫正治疗过程中,牙齿由于位置需要再造会形成暂时性间隙,在治疗结实之后,医生会关闭间隙;
7、多生牙:上颌门牙之间的唇、腭侧是多生牙的多发部位,多长出的畸形牙,严重影响正常恒牙的生长排列,导致上门牙间隙增宽;
8、乳、恒牙不正常的更替:恒牙已经长出而乳牙未有按期脱落,这个时候容易形成牙齿间隙或牙齿偏斜,应该及时的直接拔除滞留的乳牙;
9、牙龈萎缩:机械刺激、不正确的洗牙方式、牙龈炎症和牙周疾病时,牙龈乳头很容易发炎、出血,持续的牙龈炎症炎引起牙龈萎缩,牙龈乳头的高度降低,牙缝就越来越大;
10、乳牙牙缝过大:儿童乳牙期、换牙期新长出门牙缝过宽是一种正常现象,将来的恒牙比乳牙个体大、数目多,恒牙更替完毕即可封闭空间,相反,乳牙的牙缝太过密合,将来宽大的恒牙长出来时空间不够,会造成牙列不整齐;
11、牙周炎: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吸收,导致牙齿晃动加固而引起间隙过大,多数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病,牙周病进展缓慢,多为牙龈炎发展而来,偶有洗牙出血外并无多少自觉症状,一般不容易引人注意,牙龈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牙周炎,此时可出现严重口腔异味,牙周反复脓肿,牙齿晃动加固,牙缝越来越大,越来越稀疏,严重者牙齿脱落;
12、唇系带附离过低:发育性生理原因造成正中门牙缝隙过宽的常见原因,唇系带在胚胎时期相当粗大,出生后会渐趋退缩,如不退缩且在牙床门之间附着过低,就会引起上门牙之间缝隙过宽。及时请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将唇系带附着处切开,两颗正中门牙便会逐渐地自动向正中靠拢。如果不能够自行向正中靠拢,可以通过牙齿正畸,使牙齿慢慢移动到正常整齐的位置来缩小牙缝。(编辑3001)
相关资讯